培训咨询:010-62753034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组织参观北大二院旧址、北大红楼

时间:2025-03-31

2025年3月2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前往北大二院旧址和北大红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见证地,作为新时代北大人进行历史寻根,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思考北大光荣革命传统与当代创新思维的深层关联,汲取奋进力量,赋能工作创新。
 

在驶向五四大街的途中,支部赵鑫泽同志结合北大校史,梳理了北京大学校舍的空间嬗变:1898年京师大学堂初创时,以清代和硕和嘉公主府(今沙滩后街)为主体,其传统四合院布局中已嵌入藏书楼、仪器院等现代教育设施。随着办学规模扩大,1904年于汉花园(今五四大街)兴建分科大学堂,1912年接收松公府作为法科校舍,形成行政、文科、法科三院并立格局。至1918年标志性建筑北大红楼落成,这座五层砖木建筑不仅成为新文化运动核心策源地,更以图书馆、教室、行政办公的复合功能重构校园空间,最终形成"三院五斋"体系——公主府、汉花园、北河沿三大教学区与五处宿舍群共同构成功能分区。活动前,支部成员实地探访了现存历史建筑:公主府旧址、第二院理科教学楼、图书馆、地质馆、北大灰楼(民主楼)、北大红楼。
 


 


 

在北大二院旧址,支部成员重点参观了“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灰色小楼,曾见证李大钊、陈独秀在此讲学,青年毛泽东在此聆听《新旧思潮之激战》演讲。展览通过《曙光》《建设》等进步刊物原件、亢慕义斋印章互动装置,以及李大钊在莫斯科演讲的珍贵影像,系统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革命青年的奋斗历程。

在北大红楼,党员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展陈。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红楼以“红”与“早”两大特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轨迹。展厅内复原的图书馆主任室、李大钊工作过的新闻纸阅览室等场景,配合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百年前革命先驱“背黑暗而向光明”的抉择。党员们驻足于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手稿复制件前,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辛历程,以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思想根基。

本次活动作为年度“守正创新·薪火传承”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大红楼与北大二院旧址为双主线,通过“沉浸观展+实地探访”的立体化学习模式,将红色旧址转化为联通历史与现实的党史课堂。党员们踏访李大钊、毛泽东工作过的新闻报刊阅览室,触摸亢慕义斋印章互动装置,在复原场景中感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背后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先贤虽逝,但矗立于五四大街的红楼灰瓦仍诉说着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坐标——这里既是新文化运动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孕育所,更是代代北大人“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丰碑。活动尾声,党员们郑重承诺:必将以青春之我赓续红色血脉,让镌刻在砖木肌理中的建党精神,在科技创新前沿绽放新时代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