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助推学院转型发展迈向新阶段——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根据学院党总支年初部署,11月22日—23日,在党总支书记李胜带领下,学院3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专程赴红旗渠干部学院接受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红旗渠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性锻炼基地。在为期2天的培训学习中,全体学员通过实地教学,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体验了走“红飘带”、水长城,观摩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通过现场讲座,聆听了《从红旗渠到中国梦》的讲解;通过音像教学,观看了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
红旗渠工程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一项关系到林县百姓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老一辈林县人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以“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气魄,十万民众上太行,奋斗十年,削平山头一千多个,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蜿蜒1500千米的红旗渠,引来山西漳河水,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问题。
当大家听到讲解员讲述“红旗渠工程的工程师吴祖太先生,当年只有27岁,在实地勘测期间,遭遇了自己母亲病逝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坚守在工作一线,直至1960年3月28日,吴祖太先生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掉土严重,深入洞内查看,不幸被上方掉落的土石块砸中,牺牲了在工作一线”的时候,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据统计,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里,先后一共有81位林县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只有17岁。
这是一次精神传承、党性教育、宗旨践行的教育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大家全面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并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切身的感悟和深入的理解。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11月23日下午,红旗渠干部学院教研部副主任李浩主持了结业仪式,李胜和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鲁红杰出席了结业式。学员代表对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精心周到热情细致安排,以及对学院党总支组织本次活动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这次培训,地点选得好、学习形式好、学习效果好,尤其老师在授课中讲到“在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点、不可能的条件下,建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直击人心。
鲁红杰总结了三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精神创造奇迹;第二,实干成就未来;第三,学院缔结纽带。他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成为红旗渠精神的宣传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李胜从感谢、感悟和希望三个方面总结讲话。他用“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来总结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他希望大家能够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指引我们的言行举止,从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切实将学院转型发展推向新的阶段,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他表示,今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深入交流合作,为党的干部培养事业做出各自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由学院党总支主办,学院工会承办。在30名参加学习的教职员工中,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还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教授,他们学的那么专注、那么认真!
学习感悟摘选
初彬司(二支部中共党员):从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到踏勘渠道堤岸再到青年洞,仿佛那激情澎湃的场景历历在目,在三年困难时期,没向国家伸手,立足自身条件,自力更生,真可谓“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红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由此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林县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16字精神与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遥相呼应,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执笔:李杰 摄影:董彦 初审:廖来红 终审: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