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北大助力中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国培计划(2025)”河南农村校园长领导力培训项目圆满收官
近日,北京大学精心策划并启动了“国培计划(2025)”河南省农村校园长领导力培训系列项目,小学优秀校长班、小学骨干校长班、初中骨干校长班三个校长班同期启动,两百余名河南农村校长在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开启为期两周的专题研修。此次培训以“赋能校长成长,引领教育创新”为核心,将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前沿的教育理念与中小学办学实践紧密结合,为来自河南各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长搭建了学习交流、共谋发展的高端平台,充分彰显了北大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责任与担当。
培训项目自10月12日启动,课程内容涵盖理论课程、实地访学、研讨交流、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精准匹配校长群体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需求。开班首日,全体学员通过小组破冰活动迅速融入集体,为后续研修奠定了良好的互动基础。10月13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以“二十大精神与思政教育”为主题开启首堂理论课,从国家战略高度解读基础教育的育人使命,为整个培训锚定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方向。
理论课程:整合优质资源,兼具深度与实践指导性
在理论课程模块,北大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北京市一线优秀校长授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展开专题讲解,结合北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为校长们解析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路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聚焦“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多元化校本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落地与课程创新的实践指南;北京市多所学校的一线教育管理者,则分别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教育管理策略”“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等维度,分享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办学经验,让理论学习更具实践指导性。
实地访学:融入北大元素,多维度感受先进办学模式
作为此次培训的特色环节,实地访学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入北大元素。全体学员走进北大燕园校区,通过“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主题活动参观校史馆、塞克勒博物馆,在百年学府的历史脉络中感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小学骨干校长班与小学优秀校长班则先后到访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在校园参观与主题报告中,学习北大附属学校将高校资源转化为基础教育优势的实践模式。此外,各班级还分别走进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昌平区第一中学、天通苑学校、育新实验小学、巩华学校等优质中小学,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实地感受北京地区基础教育的先进办学模式,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研讨实践:精准匹配需求,体现学段与层次差异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校长的需求,培训在研讨与实践环节设计上体现出精准化差异。骨干校长班以“校本研修活动方案研磨”为核心开展工作坊,聚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邀请昌平区南口镇小学、回龙观中心小学等村镇校管理者,为学员分享“够得到”的办学管理经验;优秀校长班则开设“校长沙龙”,围绕“我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展开深度交流,并增设“践行教育家精神”“美育创新实践”“教育数字化转型”等特色课程,邀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校、海淀未来学校等校管理者,以及天津市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共同探索高质量教育发展路径。培训末期的“工作坊成果展示与互评”环节,各班级学员通过方案汇报、交流分享,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形成了一批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教育实践成果。
此次系列培训不仅是北京大学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举措,更通过“理论+实践”“校内+校外”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将北大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特色传递给基础教育一线管理者,为推动中原大地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培养高素质校长队伍注入了“北大力量”。
作为国培首批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已连续多年承担中西部地区骨干教师、校园长培训任务。此次项目深化了校地合作机制,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参与培训的校长们表示,此次研修既感受到了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学术魅力,也收获了办学治校的实用方法,未来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基层教育管理者的力量。



来 源: 教育发展中心 代鑫 010-62750153 15600610647
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