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笔谈 | 以师生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高校,作风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将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是学校重要的文化窗口和美育基地,始终以扎实的作风建设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中彰显担当,积极助力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自世纪之初运行以来,百周年纪念讲堂从一座多功能校园剧场,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的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师生接触高雅艺术、开展美育实践的重要平台。这份紧密围绕师生、一切为了师生的初心,承袭了自上世纪50年代“大饭厅”、80年代“大讲堂”的优良作风传统。近年来,讲堂尤其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服从学校大局、服务广大师生”的目标与承诺。
聚焦师生需求,找准作风建设着力点
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关键在于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在高校,加强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师生诉求调研清楚、排查到位,继而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近年来,讲堂创新工作机制,将师生需求作为工作的“风向标”。自2021年5月起,讲堂每月定期举办“一号座谈会”,成为联通师生的重要桥梁。“希望讲堂在暑假多放映经典电影!”“下学期讲堂可以多引进一些京剧传统剧目吗?”师生有所呼,讲堂便有所应。能办的尽快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办。迄今举办了30多场座谈会,在300余人次师生代表提出的“点子”中,不少已落地生花:全年近300场精彩演出活动,面向零基础学生的艺术实践课……每一项成果都饱含着讲堂对师生的拳拳之心。
2024年12月1日,电影《如父如子》中国首映礼
对于师生反映的普遍性、复杂性问题,讲堂在学校统筹下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一线把师生的烦心事、揪心事研究透彻,把讲堂所做与师生所盼精准对接。曾让师生头疼的南门外卖乱放易丢难题,在2024年5月“南门驿站”启用后得到彻底改观。这个由讲堂牵头改造的智能取餐点,不仅解决了收取外卖的卫生安全问题,还新增了水饮茶吧、文创展销等功能,成为学生打卡的“网红地标”。讲堂还负责承接圆明园校区的管理运营,在这里,更多后勤员工住上阳光宿舍,健身房、图书角等设施一应俱全,这群特殊的“北大人”感慨道,“在这住得舒心、我们干得安心!”
每年毕业季,讲堂这座承载青春记忆的“大房子”是毕业生最留恋、必打卡的地方。今年6月,讲堂特别策划系列活动:中央歌剧院毕业季专场音乐会、毕业生拍照打卡、北大文创毕业大集……成为同学们离校前的特别礼物。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谢锦伟是讲堂场务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前不久我完成了场地服务的‘毕业场’”,回顾这四年在“大房子”的志愿服务经历,他满是不舍,“讲堂不仅是同学们观看演出电影的场所,更是大家接受艺术熏陶的重要一站”。
打造有战斗力的工作团队,筑牢作风建设根基
打造有信仰、有能力、作风过硬的团队是讲堂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2022年底以来,讲堂以“第一议题”制度为引领,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学习累计达127期。通过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悟,讲堂干部将群众路线内化为行动自觉,为更好服务师生找准“定盘星”。
2024年11月,北大讲堂所在的会议中心第四党支部赴怀柔雁栖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年启动的“种子计划”,为青年员工成长搭建了“快车道”。首讲时,来自讲堂七个部门的26名员工,聆听了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题的授课。运行保障岗位新人赵昂洋深有感悟,“以前觉得政治信仰很抽象,现在明白了,在我的岗位上,有信仰就是把师生的每一次期待都当做大事,用心服务保障好每一场演出”。
服务好师生,更要有专业的水准和开阔的视野。每年春秋两季,演出策划团队都会组织前往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等行业标杆院团交流。用眼看、用心记,同样的剧目,不同舞者会赋予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同为芭蕾首席,不同演员的Fouetté(挥鞭转)特点也不尽相同。”讲堂的演出策划要像院团的策划一样了解剧目、了解演员,负责统筹讲堂艺术活动的陆莹说道,“挖掘细节对我们演出策划和宣传极具启发。”此外,团队还主动“走出去”,奔赴塞北江南,与内蒙古艺术剧院接洽引进原创舞剧《骑兵》,携手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苏州昆曲剧院让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北大……这些努力只为将更丰富、更专业的艺术演出引入校园。
练就服务硬本领,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舞台上的灯光聚焦艺术,舞台下的行动温暖人心。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服务师生的现场。
讲堂将“师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实践在经常,构建起“精准、精细、精品”的服务体系。在2024年的教代会上,一位代表提出关于“演出现场秩序”的建议,催生出讲堂“扫码-响应-办结”的现场服务链。如今,师生只需手机扫码反映问题,服务团队就会带着解决方案现场办理、解决,让师生感受到贴心服务。
依托信息化平台,师生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分级办理,常规问题24小时内解决、重难点问题48小时内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2025年4月,面对大风橙色预警,讲堂启动“3天×24小时”在线退票通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累计处理1901件退票业务。面对部分校外观众不熟悉线上操作的情况,工作人员主动“一对一”电话指导。
讲堂负责此次大风应急处置的单洁说,“连续三天,接打电话上百个,但看到这个就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她拿出一张12345市民热线的表扬工单截图,“主动联系沟通退票事宜,处理问题迅速、态度友好、专业水平很高”的评价力透纸背。大风过后,不少师生观众通过各种渠道为讲堂服务的“风雨无阻”点赞。这些来自师生的真挚反馈,不仅是对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激励着团队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有温度的“讲堂服务”品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北大讲堂将继续坚守初心,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为师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作风建设新篇章。
(作者胡绍聪,为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原文链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笔谈 | 作风就是战斗力(载于第1696期《北京大学校报》第4版)
信息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