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在英国伦敦举办学术会议“高等教育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探索与实践”
4月3至4日,由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DI-IDEA)成员高校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高等教育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探索与实践”(Global Approaches to Generative AI in Higher Education)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31个联盟成员高校及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的100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应对之策。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率北京大学代表团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4月3日上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与王博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王博指出,DI-IDEA成立一年多以来,各成员高校通过举办系列国际研讨会、推进合作研究、共建数智教育平台等举措,促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探索数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他以北京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重点介绍了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系列讲座、自主研发AI教学大模型、开展AI使用伦理研究等创新举措,强调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同时需警惕技术依赖对批判性思维的侵蚀,并提出“坚守教育本质”“芯片重要,心灵更重要”“真理并不会自动地从数据中产生”等教育理念。他诚挚邀请更多全球知名高校加入DI-IDEA,与北大携手应对高等教育变革挑战,共同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博开幕式致辞
会议主旨论坛“什么是数字智能”由拉里·克莱默主持。韩国泰斋大学校长廉载镐(Jaeho Yeom)、中国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校长拉维·彭兹(Ravi Pendse)分别发表见解,围绕数字智能的核心内涵展开深度对话。
从左至右分别是:拉里·克莱默、廉载镐、秦泗钊、拉维·彭兹
Generative AI in Education: Digital Pedagogies,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Design一书的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字教育主席梅雷亚德·普拉奇克(Mairead Pratschke)以“智能机器时代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梅雷亚德·普拉奇克发表主旨演讲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同发布联合研究项目“教师对生成式AI教育应用的认知调研”初步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圭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合作伙伴首席评估顾问西蒙·沃克(Simon Walker)及学生代表参与讨论。
李圭泉(左)、西蒙·沃克(右)
Lightcast全球研究主管埃琳娜·马格里尼(Elena Magrini)、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与教学创新副院长艾米丽·奥斯本(Emily Osborn)、中国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总监陈小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数字技能实验室主管珍妮·布朗(Jeni Brown)共同围绕“AI时代的三重技能革命:提升、退化与重塑”展开探讨。
从左至右分别是:埃琳娜·马格里尼、艾米丽·奥斯本、陈小华、珍妮·布朗
在接下来的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观点。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帕夫洛斯·普罗托帕帕斯(Pavlos Protopapas)以“生成式AI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为题发表演讲;芝加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执行主任罗宾·佩奇(Robin Paige)围绕“全球AI生态中的教学重构: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学创新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慎勇(Ho Shen Yong)介绍“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创新实践”;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佟萌以“人机协同:PKUQUEST平台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为题,分享北京大学数智教育发展成果。该环节由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主持。
专题报告环节
在英国高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策略专题报告中,帝国理工学院合成化学教授艾伦·斯派维(Alan Spivey)、南安普顿大学数字教育教授凯特·博斯维克(Kate Borthwick)、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克莱尔·戈登(Claire Gordon)、伦敦国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萨曼莎·斯密特(Sam Smidt)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实践经验。
从左至右分别是:萨曼莎·斯密特、凯特·博斯维克、克莱尔·戈登、艾伦·斯派维
4月4日上午,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艾玛·布伦斯基尔(Emma Brunskill)以“生成式AI赋能学术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艾玛·布伦斯基尔发表主旨演讲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伦敦大学学院副教务长艾莉森·利特尔约翰(Allison Littlejohn)就“高等教育工作场景中的AI渗透:脆弱、协商与适应”发表见解;帝国理工学院管理与创业系教授大卫·勒费夫尔(David Lefevre)阐述了“人工智能教学:助力有效学习的交互界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系副教授艾莉森·鲍威尔(Alison Powell)分享了“批判性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教学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系访问学者维利·希尔曼(Veli Hillman)探讨了“高等教育AI治理框架:智能系统中的伦理、问责与信任”。
专题报告环节
4月4日中午,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正式启动“第二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启动仪式由张影主持。联盟秘书长、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回顾了首届大赛国际高校合作、全球青年参与、多赛道架构设计、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规格奖励机制、商业孵化路径六大创新特征,并阐释联盟基于四大使命做出的多项举措,提出构建“DI-IDEA+”开放合作生态、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治理与资源共享。中国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英国剑桥大学教师研究交流中心执行主任帕特里克·卡米克尔(Patrick Carmichael)分别就大赛“AI for Science”“AI for Education”赛道进行专业解读,并热烈欢迎全球师生积极参赛。
“第二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启动仪式
在研究报告发布环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统计系助理教授马科斯·巴雷托(Marcos Baretto)、数据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乔恩·卡多索·席尔瓦(Jon Cardoso Silva)、管理学系副教授多罗蒂亚·萨洛伊(Dorottya Sallai)三位学者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布最新成果。马丁·康普顿(Martin Compton)和克莱尔·戈登共同发布“AI时代KCL-LSE学术论文写作联合宣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教育事务专职干事瓦吉哈·乌马尔(Wajiha Umar)分享“AI时代LSE学生评估宣言”。
会议最后,克莱尔·戈登与孙华分别致闭幕词。孙华回顾了北大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依托DI-IDEA开展的系列合作,指出此次会议成功构建了跨机构对话机制,期待双方持续开展深入合作。他分享了联盟2025年度活动计划,具体涵盖四场国际学术会议与“教师AI素养提升”“AI教学伦理边界研究”“数智教育发展框架研究”“数智教育平台资源共享”四大项目。他期待成员高校深化以上领域合作,也欢迎更多国际高校加入DI-IDEA这一教学学术共同体,携手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挑战。
孙华闭幕式致辞
本次会议作为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2025年度系列学术活动的首场会议,由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和北京论坛协办,展现了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变革背景下,通过构建多边合作平台推动全球教育创新的务实举措。
DI-IDEA简介
DI-IDEA于2023年11月3日正式成立。为应对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联合全球30多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共同成立了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DI-IDEA)。DI-IDEA旨在汇聚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力量,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全球发展进程,协同创新,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在数字智能时代面临的重大挑战,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提升人类福祉。
信息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