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咨询:010-62753034
您的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新闻中心» 校园热点

北京大学数智教育发展沙龙第四期举行,聚焦AI时代的新形态教育

时间:2025-04-07

4月2日下午,由教务长办公室联合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图书馆和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秘书处联合举办的第四期“数智教育发展沙龙”,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本期沙龙以“AI化社会的新形态教育”为主题,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江作主旨报告。本期沙龙设立4个会场,主会场采用现场面对面授课形式,医学部、新燕园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分会场进行同步视频直播,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图书馆协同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雅琼主持活动。

讲座现场

本次报告围绕“应用效率-质量提升-AIGC创新-未来展望”的逻辑主线展开深入讨论。在应用效率方面,陈江现场演示了三种实用技巧:通过采用中介格式文件,将AI生成的内容转换为Word文档或Excel表格,实现教学材料的高效定制;利用分级文本生成与SmartArt转换,快速生成教学PPT的图文内容;结合AI台词生成与AI剪辑工具,短时间内完成教学视频的制作。陈江还提出AI生成内容质量提升的“四步优化法”,即数据置入、内容优化、迭代生成和人机协同审核。他以汉英互译为例,解释了如何运用优化与迭代方法,显著提升翻译质量的过程。在创新应用环节,陈江详细介绍了三大应用方案:“文生图”定制、矢量图编辑、数字人生成,并演示了其在教学场景的创新运用策略。

针对AI时代教育的未来发展,陈江提出了“AI教育生态”“半AI课程架构”“AI与教师的分工范式”的构想。他指出,在未来,AI将主要承担个性化教学、数据分析、方案设计及测试工作等任务,而教师将担任“响应型”“标注型”“运维型”等不同类型的角色,更专注于咨询、服务、课程审核、管理与更新等任务,最终实现个性化的高效教育新模式。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就AI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AI时代的人类写作、学生社交能力培养、未来教学模式选择等问题,陈江认为,AI让基础写作变得轻而易举,却使创造性写作更具有挑战性。他建议大家通过社团等多元场景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并指出,未来教育应该更加自由与个性化定制,让学生自主选择AI或真人授课等不同教学方式。

现场交流

医学部分会场和深圳研究生院分会场

本期沙龙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为师生在日常教与学中高效使用AI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也为AI生成内容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清晰路径,并展示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潜力。未来,“数智教育发展沙龙”将持续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助力师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浪潮中主动应变。

拓展阅读:

“北京大学数智教育发展沙龙”由教务长办公室、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图书馆以及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秘书处联合发起,是学校师生数智素养提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期沙龙与图书馆信息素质工作坊合作,由相关院系或部门承办,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实操工作坊以及组织座谈研讨等丰富多元的活动,为师生搭建人工智能前沿发展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助力师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掌握其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方法,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并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相关活动视频已同步在北大图书馆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及北大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的专栏上线,方便师生们随时观看与学习。

信息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