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咨询:010-62753034
您的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新闻中心» 校园热点

赓续科学精神,助力强国建设——2024全国科普日北京大学活动异彩纷呈

时间:2024-09-26

2024年9月15日—25日全国科普日期间,北京大学以“赓续科学精神,助力强国建设”为主题,发挥学校在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拓展科普之路,点亮科学之光。

“大家”讲述——体悟“深奥”学科背后之美

“载一抱素,数可无穷”——2024年9月19日,作为学校科普活动的“重头戏”,北京大学第27届数学文化节开幕,此次文化节将会举办“百讲广场文化展示”“数学前沿博士生会议”“数学一小时”“赴饭空间”“学术午餐会”等一系列数学文化相关活动,以此让更多师生了解数学、热爱数学,体悟这门看似“深奥”的基础学科背后的迷人魅力。

此次数学文化节还邀请到了数学科学学院1978级校友、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张益唐作题为“我的治学经历和体会”的报告,吸引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

数学家张益唐作讲述

数学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合影

张益唐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在同学眼中,他是毫无疑问的数学天才。在获得北京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张益唐赴美留学。2013年,58岁的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以最快的接受速度通过了他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

"一个高超的问题解答者必须具备两种不协调的素质——永不安分的想象和极具耐心的执拗。”在报告环节,张益唐向在场的师生分享了他与数学的不解之缘。他从孩童时期对数学的热爱讲起,细述了他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后来如何一步步向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学难题发起挑战。

张益唐深情回忆了他在北京大学师从潘承彪教授的日子,他说,自己在不断借助前人的工作,才能逐渐深入探索数学的奥秘。他将哥德巴赫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相联系,巧妙地将代数几何的思想融入到解析数论的研究中,最终在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这一发现在数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大家”的到来让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后辈学子积极提问向这位北大数学的“老学长”请教从学习到志业选择的各种问题,张益唐鼓励大家,如果遇到弯路和挫折也不要放弃,坚持向前走,打好基本功,热爱数学、投入数学。

“现场”科考——塞罕坝精神薪火相承

9月19—21日,作为参与全国科普日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组织多个院系及职能部门参与科普工作的教师和学生代表来到被誉为“绿色长城”的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林场,走进北京大学塞罕坝实验站,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塞罕坝,这片曾经风沙漫天的荒原,如今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看望护林员,提出要弘扬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京大学塞罕坝实验站

郑成洋(左二)为大家作讲解

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北大首个国家野外站,承担着生态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任务,是北京大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重要教学实习基地和研究平台,也是解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科学问题的创新基地。塞罕坝生态站还承担着向全社会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作用。2022年,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名单,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凭借系统突出的科普工作成功入选。此次塞罕坝之行,北大师生先后在塞罕坝生态站、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城市与环境学院郑成洋教授为大家作详细讲解。

郑成洋告诉大家,从1992年开始,北大生态科研工作者就在塞罕坝这片由几代人艰苦奋斗植下的广袤绿荫中开展系统地生态学研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和规律,聚焦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建设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林水关系、森林耗水、土壤养分、植被恢复与森林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

时值初秋,北京还可以身穿短袖,在塞罕坝却要穿薄羽绒服,已有初冬之感。这里年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43.3℃,坝上的风过,体感寒冷。每年在北大授课的课程结束后,郑成洋都会来到塞罕坝生态站,那时这里总是漫天大雪。“不仅是冬季有下雪,这里每年5月份会下春季最后一场雪,要等这场雪后,气温逐渐上升,水管才能通;这里的白桦林要到6月初才开始长叶子。每当秋天来临,10月上旬生态站水管结冰,放不出水来了,只能关站了。”

寒冷艰苦的自然条件挡不住北大科研工作者求索的脚步,方精云率领课题组在这里开展人工林的生态效益评估、唐艳鸿带领课题组进行人工林生态系统林水关系研究、朴世龙从事全球气候变化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研究、刘鸿雁带领团队长期在塞罕坝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植被地理与植被生态研究,王娓、郑成洋、朱彪、华方圆等多位教师及团队常年驻扎在塞罕坝开展生态科学研究……

“正是北大科研人数十年来久久为功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观测,为我国生态环境学科作出了重要的探索,我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上了生态文明的科学之课,也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塞罕坝精神和北大学者们为了生态文明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来自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佳艺如是说。

“一线”科普——科学之光点亮校园内外

高校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具有开展科普工作的先天优势。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北京大学多个院系、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科学之光点亮校园内外。

真实的地球是什么样子?极光是如何发生的?也许,每个人都曾设想过广阔星辰背后的真实样子。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充分发挥智慧优势和地质博物馆场馆优势,于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科普活动,展示了地球科学的学科魅力,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地球科学的关注度、认可度。

2024年9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李四光讲师团联合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高君宇党支部、古生物硕博党支部,在燕园大厦举办主题为“科技强国,科普助力”的系列科普讲座活动。首场讲座以“梦游仙境”为题,向听众介绍了远古森林的概况以及国内在早期森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森林,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次场以科幻小说“带上我的眼睛”为切入点,阐述了人类如何利用地震波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展示了地球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终场以“极光之舞”为题,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极光现象,并阐述了极光研究对理解其他星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李四光讲师团还依托地质博物馆场馆资源,为牛栏山中学师生举办了一场生动的地质博物馆讲解活动,中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了各种岩石标本及恐龙化石、古植物化石等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更进一步了解了自然造物的神奇。

地空学子作科普讲座

全国科普日期间,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还举行了首届地球科学主题征文比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征文海报

9月1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在北京科学中心拉开帷幕。北大物理学院师生受邀参加科普秀及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现场工作。

在科普日嘉年华活动现场,物理学院副教授李湘庆利用一系列简明易懂的实验解释了物理学中的热学与力学原理,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物理实验演示课。李湘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火龙卷”实验、饮水鸟实验和沸腾球实验等,深入浅出地向大家揭示了奇妙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引发了听众对物理学知识的思考。在讲述的过程中,李湘庆十分注重在科普过程中与听众互动,通过生动有趣地讲解和提问式引导,不断激发听众的热情和兴趣。现场小听众积极参加提问回答,课堂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物理学院参加全国科普日现场活动

李湘庆作分享

在科普秀的同时,物理学院组织20名同学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同学负责北京科学中心1号馆展览导览和游客指引工作,有同学负责展馆外围古建区的传统文创制作体验协助工作和应急科普展区的展示工作,还有的同学负责北京科学中心广场棚区科普体验展区的协助工作。大家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专业特长,扩展了知识领域,展现了北大青年良好的志愿服务风貌。

9月20日适逢第36个全国爱牙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和共青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北大医学生预科办公室、“Hello,小北”口腔科普社团和2024级口腔专业本科生组成的2024科普中国北大行团队走入校园,举办了“我爱我牙,让青春的笑容更自信”健康科普暨联合义诊活动,向广大师生进行健康科普宣教,提供个性化义诊服务。

“全国爱牙日”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组织专业老师现场指导,北大医学部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12名志愿者提供义诊服务,2024级口腔专业24名服务志愿者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引导校内师生了解常见口腔保健知识,重视口腔疾病防治。

尽管活动当天现场气温骤降、雨水连连,但志愿者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身着雨衣,搭建雨棚,精心准备了各种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资料,包括生动的卡通科普图片展板以及关于口腔溃疡、智齿、牙外伤、龋齿等常见口腔问题的科普书签。2024级口腔专业的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与驻足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就如何有效预防口腔常见疾病、如何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等开展知识竞答活动,并对口腔保健常识进行科普宣教。在互动结束后,志愿者为参与师生送上了科普书签和纪念钥匙扣,并引导需要个性化咨询的师生来到义诊现场。

微风拂过,稻香四溢,丰收画卷正缓缓展开。2024年9月22日,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主办的“青春筑梦乡野 燕园共话丰收”第三届现代农学文化节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举行,活动邀请北大师生共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科普展览、主题游园会、教研成果互动、现代涉农企业展示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勇担重任迈向新目标,携手并进创造新未来。

现代农学文化节现场

在“稻粱丰岁•禾稷成章”的图文展览区,师生通过作物科普、现代农业技术科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回顾、北大农学的发展历程等科普展板,了解农作物的前世今生,走近最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在实物展示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展示了最新成果及各类稀有农产品品种的植株、果实、种子及其农副产品。师生通过近距离观察来自实验室和试验田的各类“与众不同”的农作物及种子,获得了对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更直观的认识,更好地体会“科技兴农”“藏粮于技”战略的时代意义。

院系将科学知识和科普文化送到校园内外的同时,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输出地的北大图书馆、北大出版社等单位也在全国科普日期间推出了丰富的科普活动,助推科学文化入脑入心。

让科学走进生活,让师生切实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应急知识储备和能力——9月22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同长科学知识力”为主题的首届生活科普节活动开幕。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心理应急,身体比你更清楚”主题讲座。讲座以心理应急的视角,从心理健康与躯体症状、压力的自我调整以及社会支持和保障体系建立等几个方面展开,梳理、讲解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的应对(自助和助人)策略。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兴致高涨,积极提问。张昕就生活中如何对待身边的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以及活在当下与规划未来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嘉宾和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驻足会场外浏览书展。

张昕作讲座

同学们浏览书展书籍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2024年中秋节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与艺术盛宴在国家大剧院盛大开场,这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记协、北京科普作协联合举办的“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系列活动的第3期,主题是“世界名画里的科学与爱情”,聚焦近代化学之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不朽名著《化学基础论》,展开科学与艺术的诗意对话。活动以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元典丛书”为切入口,邀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著名朗诵家周扬,“科学元典主编”任定成等科学与文化学者共聚一堂,为公众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

丛书书影

对谈现场

2024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提升全民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北京大学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助推科普走进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学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尽管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已圆满结束,但科学的薪火在北大生生不息。新征程上,北大师生将赓续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北大人的力量。

(本文系2024年“科普中国”北大行项目成果之一)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