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决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校,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发挥教育龙头作用。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以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独特的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北京大学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两个结合”,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提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效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高校党委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北京大学党委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规范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学校和院系上下贯通、一体执行的工作格局。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依法治校和管理水平。
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北京大学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精品思政课程。开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专业课程,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坚持讲好“大思政课”,率先实施实践育人综合改革,已在全国建立了500余个思政实践课教育基地,持续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高校党委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坚强保障。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事业都要靠党坚强的组织体系来实现。北京大学党委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针对基层和师生党员实际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组织、党员队伍新变化,以“智慧党建”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坚持党管干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加强“双肩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将吸引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入党工作纳入整体人才工作体系,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第一次将高校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部署开展系统整治。北京大学党委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纪律学习培训,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和纪律教育机制。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加强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内控机制建设,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严肃查处腐败问题。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成立全国第一个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选树宣传教师典型,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案件,持续维护和巩固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新风貌。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内部巡视更加精准发现问题,强化边巡边查、立行立改,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责、履责、守责、尽责。
筑牢国家安全校园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线。北京大学党委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好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阵地,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与各种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校园人身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等管理,完善保密管理责任体系,坚决守好各类防线,持续巩固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高校党委要发挥好党建工作在把准方向、整合资源、支持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
把准事业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北京大学党委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等提出的任务要求,推动党组织融入大局、落实责任,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聚力改革、推动发展。坚持把“四个面向”作为重要办学导向,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推动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整合创新资源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优势,强化政策协同和措施联动,让各类资源要素畅通流动,形成优势叠加效应。北京大学党委立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推动有组织科研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强化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发动先进党组织、党员先锋带头组建攻关团队,发挥党组织“穿针引线”作用,增进学者交流,凝聚学术共识,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以组织建设为纽带,推动校内各级各类党组织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党组织联学共建,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引导科技人才走向生产发展一线,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发挥推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动力引擎作用。
强化关键支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校党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促进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北京大学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优质学术生态。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重大攻关任务实战中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支持青年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贡献新动能。
原文链接:北京大学: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原文载于《旗帜》2025年第6期,原标题:《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