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历百年风霜的燕园,迎来了她最年轻的“主人”。带着青春的活力与憧憬,来自五湖四海的北大2024级新生与燕园初见,在这里掀开人生崭新的一页。
时光回溯到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6年来,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陆续出台实施《北京大学“十四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方案措施。2022年11月,北大编制完成《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并正式向教育部提交。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北大与时俱进、挺膺担当,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索、作出了应有贡献。
把握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长达两年的调研,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成果出版,而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作为由300余名北大师生组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组一员,北大历史学系博士后郭文杰走出校园,在北大荒感受麦浪滚滚,在中国船舶集团见证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雄伟壮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北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刚开始走上讲台学生“抬头率”不高,到被学生评价“没想到上了大学后会有一门节节不落的思政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经历了教学中从冷到热的变迁。“思政课决不能冷冰冰地说教和照本宣科,要把鲜活的历史与身边的案例充盈到理论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的魅力。”陈培永表示。
外交、经济、生态文明……一堂堂主题多元、内容扎实、形式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引起学生满堂喝彩。围绕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北大党委宣传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制作的师生对话类节目“思政热点面对面”,一经上线便引起校园内外的广泛关注。
深化思政育人,北大凝聚育人合力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2019年开始,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实践育人综合改革,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省份建立了420多个思政实践课教育基地。每年暑期,学校都会组建200多个由各院系的书记、院长和专任教师带队的实践团队,提供专项资金,让同学们能够更好行万里路、读“国情”书。
锻造思想武器,服务理论创新。推进《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李大钊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推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6卷本)、《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思想历程》(5卷本)等重量级著作……肩负时代使命,北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厚重之“果”。
涵育成长沃土,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杂志曾经把水的结构列为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之一。有谁能告诉我冬天未名湖上是水还是冰?”这是物理学院教授江颖在“博雅理学讲堂”课堂上出的一道问题。“博雅理学讲堂”与“博雅人文讲堂”一道成为北大“强基计划”的特色课程。北大各个院系的顶尖学者直面本科新生,深入浅出地揭示着科学与人文的魅力。
基础学科是北大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也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领域。目前,北大共有1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各基地设计多元化、贯通性培养方案,聘请院士、讲席教授等顶尖学者担任班主任和导师。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4年的本科培养,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人成为一个能够参与发现、创造甚至形成新思想的人。”北大物理学院副院长曹庆宏教授说。近年来,物理学院形成了以灵活的课程体系、严谨的科研训练、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加盟的“全球课堂”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为创新型优秀人才的成长筑牢根基。
在推动优势学科向更优、最优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北京大学与时俱进,注重基础学科与前沿交叉的双轮驱动,以学科优势为高水平人才培养赋能——
全面推进“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实施,扎实办好数学英才班、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深入中学寻找热爱基础学科的好苗子;
探索研究生评价体系新路径,以多样学术成果破除“唯论文至上”,以全过程评价提升研究生育人质量,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更高水平创新人才;
开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跨学科项目,如聚焦社会科学基础学术训练的“严复班”、旨在培养汇通中外文明拔尖人才的“古典语文学”、服务国家外交需求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项目……
“导师鼓励我将对书法的兴趣学术化,这也成为了我撰写论文的灵感来源。”罗宇轩是元培学院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简称“通班”)2020级本科生,不久前,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被第41届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选录并入选最佳论文提名奖。
“通班”是北大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聚合北大优势学科、面向人工智能这一关键前沿领域培育未来的引领者。
育树成林,园丁是关键。近年来,北大将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三项基础任务之一,紧紧抓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重奖在教学一线精心钻研的教师,“大国良师”持续涌现。
2021年,北大出台“人才二十条”,为新时代学校做好人才工作作出部署。通过下大力气引才育才,近年来,1000余名学者加盟北大,其中不乏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的顶尖人才。
“还是想回到最熟悉的母校工作。”曾获得斯隆研究奖、戴维逊奖、洛伊夫概率奖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讲席教授职位的丁剑回到北大数院,“希望能让更多北大学子感受到数学之美,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聚焦“国之大者”,激发关键领域创新动能
在生命科学领域,如何逆转“生命时钟”,使高度分化的成体细胞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能性状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今年8月,未来科学大奖公布2024年获奖名单。因开创了利用化学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工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获得“生命科学奖”。像“魔术师”一般,邓宏魁的研究可以修复损伤、病变、衰老的细胞,有望使未来人类健康、生命边界得到拓展。
在北大,像邓宏魁一样锚定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自觉肩负时代重任,取得了一项项令世人瞩目的突破性成果——
潜心研究20年,彭练矛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了完整的碳管CMOS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无掺杂制备新技术,实现世界上首个5纳米栅长的高性能碳管晶体管和首个千兆赫兹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能够定格转瞬即逝的物体并应用于高铁运行、电力设备预警等多个重要场景,黄铁军教授团队研发的“超高速脉冲相机”实现超高速摄像“追光逐电”;
……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看来,高校既要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氛围和创新文化,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源头创新;还要面向国家重大急需,组织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北京大学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学科藩篱,以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多层次有组织科研,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布局渐次展开。
在北大新燕园校区,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电子学院等实体机构为北大新工科建设聚智引才;北大主导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在怀柔科学城相继落地;“临床医学+”“碳中和核心技术”“数智化+”等交叉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有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改革有千条万条,解放思想是基础,狠抓落实是关键。我们要发扬北大‘常为新’的精神,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先锋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05日第1版